7月份,“安監云”要在郭屯煤礦布局建成,9月份啟動魯西煤礦建設。
7月份,王樓煤礦“設備云”具備驗收條件,8月啟動郭屯煤礦等礦建設。
8月份,完成“黨建云”影像模塊對接,實現組織生活等功能上線使用。
10月份,自主開發完成覆蓋薪酬核算、物資管理等業務的“精益管理云”。
……
在日前山東能源臨礦集團召開的半年工作會上,明確了加快重點工作上線上云的攻堅任務,一系列的“云”建設時間表出爐。到年底,臨礦集團核心業務系統和數據庫將全面實現“云”化部署,開通一站式服務的“門戶云”,彈性擴展臨礦云“算力”,讓企業步入精細管理、精益運營、精準決策的數字化時代。
據悉,臨礦集團已與中國聯通、中國移動臨沂公司簽署了5G戰略合作協議,與浪潮“云+”、阿里云、電信天翼云等公有云對接,搭建私有云+公有云的混合云,平臺建設過程中先后遷入布局財務共享、安全生產、設備管理等核心平臺系統,在臨礦云平臺中應用層布局“安全云”“設備云”“煤海云”等重點業務云,目前云平臺中已建有虛擬機160余臺,承載集團20余套平臺系統和部分數據庫系統的運行,“云上臨礦”雛形基本建成。
“‘云上臨礦’是實現‘四個領先’的‘四富臨礦’五年五步走目標的倒數第二步,也是關鍵一步,而建成臨礦云的核心標志是管理流程、工作流程、交易流程、生產流程是否在線化、可控化和價值化。”大數據中心主任崔希國表示。
近年來,臨礦集團通過打造5+N共享平臺,將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進具有臨礦特色的業務上云、數據融合、共治共享、創新應用,努力實現組織、人員、業務、過程的云端運行。
在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公示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名單中,臨礦集團“大數據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項目”成功入選。作為全國煤炭行業第一家提出并深入踐行大數據應用的企業,大數據資產已經成為臨礦集團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資產和資源。
“今年伊始,臨礦集團第一位數字員工——‘臨礦煤亮子’在財務共享中心上崗,6個業務場景實現了智能機器人上線運行,集團資金日報編制由原來的10人、每人1小時壓減到1個“數字員工”1小時;80%的會計基礎工作集中到20%人員手中,單據審批時效由6.93天縮短為1.8天。”臨礦集團財務部部長趙治國介紹。
面對疫情大考,大數據在防疫中嶄露頭角。臨礦集團通過大數據查詢系統,對迅速檢索出的17名湖北籍職工和24名與湖北籍人員密切接觸者進行重點管控;同時開發了集活動蹤跡、身體狀況等信息于一體的健康平臺,每天對職工健康情況采集分析、預警提示,構筑了堅強有力的大數據戰“疫”堡壘。
針對企業管理體系的重塑重構,臨礦集團堅持“實用、管用、能用、效用”原則,貫徹建模分析理念,建立了運行大數據專業分析、大數據分析績效考評和部室專業化建議“三項制度”,既注重發揮“云管理”作用、強化大數據的分析和應用,又展示了機關部室和領導干部的工作水平,在部室之間形成了“鯰魚效應”。
“2020年是奮力建成‘云上臨礦’之年,船到中流戰猶酣,集團上下要堅持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統籌打贏安全、指標、發展‘三大攻堅戰’,加快構建和開創臨礦新一輪發展的新高地、新局面、新境界,為國企改革積極貢獻臨礦力量。”臨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孝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