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口煤礦輔助運輸石門探揭煤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編制人:張彥田
審批:
工程科:
安監站:
副總工程師:
總工程師:
編制單位:中煤三十一處
編制時間:04年2月20日
一、工程概況與施工情況:
輔助運輸石寬5.8m,高4.5m,噴厚200mm,錨網噴聯合支護,分臺階掘進,現已施工300米。
根據唐口礦井籌建處提供的地質報告與巷道相鄰鉆孔柱圖等資料分析,預計在輔助運輸石門(從5#交叉點到430米處將揭露煤3上層,為確保穿煤層期間施工安全,特編制本措施以便于指導施工。
二、煤層煤質特征及其它開采技術條件:
1、煤層煤質特征
煤3上層厚度約為3.1-4.2m,局部夾矸。煤層呈黑色,成分以亮煤為主,暗煤次之,夾有鏡煤絲炭條帶,內生裂隙發育,貝殼狀斷口,為半亮型煤。夾矸為炭質泥巖,傾角6o-8o屬低沼氣,(但由于該煤層處于深層巖石內,可能含有大量瓦斯排放)煤塵有爆炸危險性,有自燃發火趨勢。
2、其它開采技術條件
通過對該巷道進行溫度測量,工作面巖石溫度在32o—34o,經過正常的井下通風,工作面溫度在25o左右。
三、施工方案
根據《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確定本次探揭煤按以下順序施工:
1、掘進工作面距離預測煤層頂板10m即施工至320m—340m時,沿巷道方向施工3個探煤孔,每個鉆孔相距5m,確定煤3上層產狀。詳見探煤施工方法。
2、瓦斯檢測:
(1)、濃度:利用瓦檢儀每班至少檢查3次,在探眼施工過程中,必需有專職瓦檢員與安檢員在現場進行,并做好詳細記錄。瓦檢員除測定迎頭處的瓦斯濃度外,還必須隨時測定風筒口處的瓦斯濃度。只有在兩處瓦斯濃度均不超限的情況下,方可移鉆繼續打第二孔。
(2)、壓力:任一探孔施工完畢后,首先測定好瓦斯濃度,并立即提鉆,給孔口管上法蘭。測定孔內瓦斯壓力,根據壓力采取措施。當瓦斯壓力小于0.6MPa時,繼續掘進至距煤層頂板1.5m處,按揭煤施工方法進行施工;如果瓦斯壓力大于0.6MPa,掘進工作面距煤層最小垂距為5m時,則采取瓦斯排放措施,打直徑75mm-90mm的排放鉆孔,鉆孔必須穿透煤層全厚,鉆孔間距一般為1.5m-2m,在控制斷面內均勻布孔3個。當瓦斯壓力小于0.6MPa時,繼續掘進至煤層頂板1.5m處,按揭煤施工方法進行施工。
四、探煤施工方法:
當施工至距預測煤層頂板垂距10m即平巷施工至330m時,停止工作面掘進,進行探煤施工。
(一)、探煤鉆孔參數:
1、探煤設備:采用1臺DZ—100型潛孔鉆機配φ90mm與φ130mm的鉆頭及φ50mm鉆桿。
2、探孔數量與孔深:探孔數量3個,每孔穿過煤層底板2m。
3、探孔布置方法:斷面內扒裝機后避開推車線路布置探孔,探孔等間距均勻布置,探孔方向垂直巷道底板。
4、孔口管:直徑φ108mm,采用無縫鋼管,每根長2.5m,其一端要焊接法蘭盤,法蘭盤上聯接φ38mm高壓閥門。
(二)、探孔施工
當工作面施工至位置時,先用潛孔鉆機鉆φ130mm的眼2.3m深,然后下孔口管,并采用錨桿與注漿方法對孔口管進行固定。孔口管固定好后,開始探眼施工,探孔應查明:煤層埋深、厚度、煤層結構及其頂底板巖性,并做好記錄,以便與井檢1號鉆孔柱狀圖進行煤層賦存深度對照。鉆孔透煤時,應觀察有無頂鉆、夾鉆、噴孔現象,并做好記錄。在煤層中鉆進時,應采取煤屑并保存。鉆孔揭煤后,測量瓦斯濃度時,鉆孔內、風筒口,鉆孔5米范圍內分別檢測。距煤層10米位置探煤后,如判定煤層有突出危險性,在掘進前應將探煤孔用水泥砂漿封孔,封孔高度應高于煤層頂板5米,另打鉆孔進行排放瓦斯。若打鉆時涌水量超過30m3/h,則進行注漿堵水施工,另行編制注漿堵水施工措施。
五、揭煤施工方法:
(一)打眼:打巖石炮眼,不能打入煤層內,應預留150—200mm。由于打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