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況
3322采煤工作面推進至距離一采區一級上山約98m處遇斷層,根據3322采煤工作面運輸巷和723區段回風巷揭露斷層情況,結合采煤工作面揭露斷層情況推斷,該斷層為逆斷層構造,貫穿整個采煤工作面,斷層走向方位角約為115?與采煤工作夾角為9?左右,傾向方位角25?,無涌水現象,其斷層相關要素推斷如下:
1、斷層傾角:25?;
2、水平斷距:5.8m;
3、垂直斷距:2.7m;
二、斷層構造對采煤工作面開采影響
1、采煤工作面開采位置位于該斷層下盤(下降盤),工作面下出口已全面揭露斷層,出口頂板破碎,支護管理難度較大,繼續推進斷層將進一步影響至采煤工作面上方。
2、由于斷層斷距影響,采煤工作面截煤難度大,根據揭露情況,無法采取截煤機硬過。
三、技術處理方案
1、停止3322采煤工作面開采,在采煤工作面前方3322采煤工作面運輸巷距離一級上山84m處重新開掘采煤工作面開切眼。
2、開口方位角122?,預計切眼長度95m;
3、開切眼斷面:凈寬2m,凈高沿煤層厚度,平均高度0.7m。
4、支護方式:采用單體液壓支柱結合鉸接頂梁支護,排距1m,柱距1m。
四、安全技術措施
(一)通風安全
1、算工作面所需風量
1)、根據掘進工作面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計算:
Q掘=4N=40m3/min
式中:4——每人每分鐘需要氧氣量,m3
10——工作面最大工作人數,人(包括檢查人員)
2)、根據瓦斯絕對涌出量計算:
Q掘=100×q瓦掘×K掘通
=100×0.4×1.8
=72m3/min
式中:q瓦掘——掘進瓦斯絕對涌出量,0.4m3/min
K掘通——掘進通風系數,取1.8
3)、根據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計算:
Q掘=100×C×K掘通
=100×0.43×1.8
=77.4m3/min
式中:C——掘進二氧化碳絕對涌出量,0.43m3/min
K掘通——掘出通風系數,取1.8
4)、按炸藥量計算:
Q掘=25A
=25×3
=75m3/min
式中:25——每公斤炸藥爆炸消耗氧氣量, m3/min/Kg/
A——最大起爆炸藥量,取A=3Kg
根據以上計算,取Q=78m3/min
5)選擇局部通風機:
根據計算從風機特性曲線上查出適應要求的局部通風機為YBT-51。
6)按風速驗算:
V=75÷(2×0.7)÷60
=0.89m/s
4 m/s≥0.36m/s≥0.25 m/s,符合《煤礦安全規程》中巷道最高、最低風速規范的要求。
7)局部通風實際吸風量:
對YBT-51局部通風機可取:110 m3/min。為了防止局部通風機吸循環風,局部通風機安放的巷道中的風量,除了保證局部通風譏吸風量外,還應保證局部通風機吸入口至掘進工作面回風道之間的最低風速,全巖巷道不得低于0.15m/s,煤巷和半煤巷不得低于0.25m/s的要求等,該掘進巷道風機安設在一采區一級上山全風壓中,供風量在500 m3/min以上,完全能夠保障。
2、安全監控
(1)在局部通風機進風側前方3~5m處設置一甲烷傳感器,報警濃度≥0.5%,斷電濃度≥0.5%,復電濃度<0.5%。
(2)在3322運輸巷距離一采區一級上山10~15m處設置一甲烷傳感器,報警濃度≥1.0%,斷電濃度≥1.0%,復電濃度<1.0%。
(3)在距3322開切眼掘進磧頭5m內設置一一甲烷傳感器,報警濃度≥1.0%,斷電濃度≥1.5%,復電濃度<1.0%。
甲烷傳感器的安裝位置距幫≥200mm,距頂板≤300mm,懸掛地點無淋水,頂板完好。
(二)運輸安全措施
1、運輸路線:3322開切眼→一采區一級上山→653區段平巷→主平硐→地面。
2、運輸方式:開切眼、3322采煤工作面運輸巷、一采區一級上山巷采用SGD420型刮板運輸機運輸,區段平巷及平硐采用機車運輸。
3、開切眼刮板運輸機運行時人員不得跨越溜槽,運輸機啟動時應當點動兩次后方可正式啟動。
4、人力運輸、機車運輸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要求進行。
(三)防治水安全技術措施
1、掘進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2、避水災路線:3322采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