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綜采工作面初采安全技術措施 一、概 述 401工作面已安裝完畢即將投入生產,401回采工作面位于四采區第一區段,401工作面為傾向回采,工作面面長180m,傾向回采長度1435m,自北東向南西方向推進, 401綜采工作面走向長壁布置,煤層厚度平均4.50m。采放比1:0.7。根據礦壓觀測資料:直接頂初次冒落步距為17.4m;老頂初次垮落步距為34.5m;老頂周期來壓步距平均為14.6m。為保證工作面初采期間的安全生產,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時間 2010年1月1日至老頂初次跨落 三、施工地點 401綜采工作面 四、施工內容 綜采工作面初采 五、勞動組織 1.綜采工區成立401綜采工作面初采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 成員: 薄秋生: 2.具體分工: 生產組織: 機電管理、維修: 生產技術: 勞動組織: 勞動協調: 六、準備工作 1.加強初采來壓前的瓦斯防治各項工作 1.在初次來壓之前,工作面未垮落時,工作面后有較大的采空區不冒落,致使架前工作面風流稍小,采煤機割煤的時候,煤機附近瓦斯涌出量較大,隨著工作面后采空區頂板的逐漸彎曲下沉,工作面架前風量逐漸增加,隅角瓦斯濃度會逐漸升高,須采取掛擋風簾、導風筒等辦法,降低隅角瓦斯濃度。在老頂斷裂初次來壓前,綜采工區應采取架設木垛等方法,加強第一個橫貫的支護,確保第一個橫貫的通風暢通,這樣有利于初次來壓前回風隅角及采空區的瓦斯稀釋。 2.加強工作面瓦斯檢查 工作面瓦斯設點為:工作面風流、工作面回風隅角、工作面回風流、工作面瓦斯尾巷。 根據設點計劃每班至少巡回檢查三次,檢查結果記錄在牌板上,并通知采煤班組長簽字;檢查結果做到三對口,并匯報安監處信息辦,發現特殊情況立即匯報;通防部、通防工區接到通知后,立即安排人員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當瓦斯超限時必須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進行處理。 2.加強對綜機設備的完好管理 ①對401工作面全部電氣、三機、支架等設備做全面維護,緊固、潤滑、檢修、檢查要落實到人。 ②工作面及其順槽電氣設備的選擇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必須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防爆電氣遭到破壞的電氣設備,例如:失爆、電纜破皮等現象,必須立即處理或更換,嚴禁繼續使用,杜絕失爆現象。 3. 確保排水系統完好 401工作面正常涌水量5m3/h,最大涌水量15m3/h。進風順槽采用潛水泵進行三級排水,回風順槽采用潛水泵進行兩級排水;排水泵選用礦用隔爆型潛水電泵。水泵額定流量30m3/h,揚程120m,轉速2900rpm。廠家成套電機額定功率不低于22kW。順槽內必須配1臺不小于此規格的備用水泵,排水能力不低于30m3/h做到能隨時更換,并設專人負責排水。 4.防治切眼自燃發火 根據煤層自燃發火傾向性鑒定,15#煤屬不易自燃煤層,為確保礦井安全生產,必須加強初采期間的通風管理,以減少面后采空區漏風,加快工作面推進速度,加強對切眼CO濃度的監控,及時對采空區注阻燃劑。 5. 初次放頂前,要加強工作面及兩順槽的頂板管理。 ①進、回風順槽超前支護方式及超前支護距離嚴格按作業規程要求進行支護,壓力大時必須加大支護距離及支護強度。礦壓顯現處在鋼筋梯下加密支設1~2路走向帶帽點柱,單體升緊達到初撐力,所有單體用防倒板或鋼管聯成一體,嚴禁使用不完好的單體、鐵鞋,所有支柱嚴禁鋼性接觸。 ②工作面所有支架必須升緊,頂梁、前梁接實頂板,支架必須達到初撐力,并加強對支架的維修工作,杜絕竄、漏液現象,管路吊掛平直,及時伸出伸縮前梁,打出護幫板,以防煤壁片幫造成冒頂;支架活柱行程必須大于200mm,否則必須及時縮加長段,防止壓死支架。 ③冒頂超過300mm,要及時將支架升前梁、打護幫板接頂,防止冒頂事故擴大;處理冒頂事故時,要有專人觀察頂板狀況,清理出一條暢通無阻的退路,以便及時撤退,采取從上一側向另一側維護頂板,不能多頭同時進行。人員在面前作業時,前部必須停機閉鎖。 ④頂板破碎嚴重時,應及時上金屬網護頂煤,以減少頂板跨落時對工作面的沖擊; ⑤因頂板跨落而造成視野不清晰時必須立即停機,防止造成事故。 ⑥工作面煤壁片幫造成端面距超過340mm,要及時拉移超前支架,防止出現端面冒頂事故。 ⑦初次放頂期間,工作面上下端頭各4組支架鋪設金屬網要完整,否則要重新鋪設金屬網。 ⑧由跟班驗收員及時觀測記錄工作面初采期間的頂板變化情況,支架壓力表讀數為工作面安全生產提供有效數據。 七、施工方法及要求 1.工作面初采20米以內不得找底、放煤,沿頂開采至老空區頂板初次跨落時方可開始逐步臥刀找底(每刀100mm),再推進15米后見底沿煤層底板回采,放凈頂煤。 2.初采期間加強設備管理,嚴格按照設備緊固、潤滑周期表要求執行。 3.初采期間加強瓦斯管理,對采空區漏風采取隅角設置屏障等有效措施。 4. 初采期間加強工作面防治水,嚴格按照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