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m南K9工作面回采切割技術安全措施
-220m水平南K9切割斜坡即將貫通,故現特制定回采切割安全技術措施如下,相關部門接到措施后嚴格按措施中相關規定貫徹執行。
一、組織措施
經礦研究決定對S7900回采工作面按倒臺階采煤法的方式進行回采切割,礦成立S7900回采切割領導小組。
組長: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
成員:生產副總、安全副總、地測副總、生產部副部長、通風科長、調度室主任、采煤五隊隊長、機電區長、運輸區長、通風區長、供應科長。
1.施工隊隊長作為安全生產第一責任者,負責組織職工學習相關的技術安全措施,人人學習簽字,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2.礦生產工作部負責作業措施的編制,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補充完善相關的技術安全措施,負責講解、貫徹作業措施的有關規定,并負責現場指導,切割初期跟班進行技術指導。
3.礦生產調度室將該工作面納入重點頭面管理,進行重點調度。
4.礦安全管理部負責該工作面的現場監督、檢查。
5.礦機電、運輸、回料部門負責該工作面的輔助工作,為該工作面的正常生產創造條件,通風區負責該工作面的通風及瓦斯管理工作。
6.礦供應部門負責施工隊的材料供應,確保支柱的材質、材積符合要求。
7.領導小組成員應經常深入現場,監督檢查作業措施的執行情況,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及時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
8.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于生產工作部,負責對工作面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對工作中的特殊情況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
9.工作面在回采切割期間,必須嚴格執行領導現場帶班制,具體值班安排為:生產工作部早班;安全部中夜班。
二、工作面回采切割施工具體見附圖。
整個工作面布置10個臺階,每個臺階長8~10m,第一個臺階(下往上數)為儲煤臺階,錯距為4~5m,下方為橫道。橫道超前第一個臺階12~15m,煤巷護巷煤柱留足5.0m,每間隔8.0m打一子風眼,高度8m,跨石門子風眼高度10m,工作面超前子風眼個數不得少于2個。風巷護巷煤柱高留足5m,每間隔10m(中對中)沖一回風眼勾穿工作面K8-K9聯絡巷,形成生產系統。保證工作面的行人和通風。
1.切割下斜坡時從中巷處的碴眼下口留足5m掛口沖風眼8m,然后向北開橫勾穿碴眼,形成一個通道,然后再在風眼內向南開始切割,當傾斜短壁有8~10m時,拉第一個臺階,當第二個臺階有傾斜短壁有8~10m時,拉第二個臺階,并保證臺階4~5m的錯距,以此類推直到切割完為止。
2. 切割上斜坡時,當第一個臺階有6~7m的錯距時,退后2m向上沖風眼勾穿斜坡后再向北進行回采,當傾斜短壁有8~10m時,拉下一個臺階,以此類推,直至回風眼。
3.壓力較大,頂底板破碎,有淋水時,可以絞木垛或留設煤柱,到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而定,煤拄規格嚴格按走向×傾向4×3m或4×4m執行。
4.切割施工過程中,上XP支架的頂板柱上必須及時打上繃子,切割后斜坡內的料必須回撤,不得丟失。
三、工作面支護
1.基本支護
切割施工時,必須及時支護,嚴禁空頂作業。嚴格工程質量,寸子必須穿鞋戴帽,走向×傾斜=0.9×1.0m,寸子材質、材積必須符合要求,材積必須是直徑不得低于10cm的圓形料作為寸子,整個工作面原則上均采用點柱支護。臺階階檐抬棚寸必須緊貼煤壁支設,間距為0.35~0.45m(中對中),其上方必須用排柴、竹笆扛緊背嚴。
2.密集支護
當臺階工作面頂底板壓力大時,需進行局部密集支護,每個臺階打兩個走向密集寸子支護(正薄占,腰薄占),寸子走向間距0.3m(中對中),其上放置2~3塊竹笆形成木密集假頂。
3.控頂:
當臺階工作面向前推進,采空區面積增大,就要實施控頂(打笆折形成下煤路,坡度35~60°)最大控頂距為5.4m, 最小控頂距為1.8m。
此外在地質構造,破碎,有水等影響的地帶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密集支護。
4.風眼支護:
回風眼采用箍密盤支護規格:凈高×凈寬=0.8×1.2m
進風眼采用戴帽點柱支護寸距0.5m內凈寬1.0m
三、-220m水平K9回采切割上斜坡后方原始煤體處理措施
1.在工作面上斜坡從中巷開始,每間隔5m施工一鉆孔,孔深8m,鉆孔平行于工作面運輸巷具體詳見附圖。
2.施工鉆孔期間,邊施工邊進行預測,經預測,若所有預測鉆孔K1max<0.40ml/(g.min1/2),且Smax<6kg/m,則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方可進行回采切割。若測得某一鉆孔K1max≥0.40ml/(g.min1/2),或Smax≥6kg/m則必須由通風科制定專門防治突出措施。
四、帶式輸送機管理規定
1.檢修輸送機時,必須閉鎖輸送機的控制開關,并掛“有人工作,不許合閘!”的停電牌。
2.任何情況下,嚴禁人員站在主被動滾上蹬踩皮帶,同時必須停電鎖開關。
3.膠帶輸送機頭、機尾必須支設壓柱。
4.膠帶運行中,嚴禁清理機頭、機尾的浮煤(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