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 網絡創造性地采用了網絡切片技術,將物理網絡劃分為多個虛擬網絡,每一個虛擬網絡根據不同的服務需求,比如時延、帶寬、安全性和可靠性等來劃分,以靈活的應對不同的網絡應用場景,在滿足大量并行業務上線的同時仍可保證端到端的性能。
結合5G 的技術特點和煤礦井下的實際需求簡要提出幾個典型應用場景如下。
(1)基于 5G 的高精實時定位與應用服務
目前煤礦井下定位系統多是基于傳統的藍牙、ZigBee、超寬帶等無線傳輸技術,定位精度不高,且需要單獨布設相關基礎設施,實時性也難以保障。 基于5G 的低延時特性開發基于 5G 網絡的井下定位與應用服務系統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將產生井下車輛管理、開采精準推進等應用,解決移動裝備的實時控制和管理難題。
(2)基于 5G 的虛擬交互應用
虛擬現實(VR)與增強現實( AR) 是能夠 徹底顛覆傳統人機交互內容的變革性技術,在煤礦的應用未來可期 。 其應用可分為 3 個階段:①主要用于三維建模和虛擬展示,如現在的裸眼 3D 等技術,其基本需求為 20 Mbps 帶寬+50 ms 延時,現有的 4G+WiFi 基本可以滿足。②主要用于互動模擬和可視化設計等,如多人井下培訓系統,其基本需求為 40 Mbps 帶寬+20 ms延時,Pre5G 基本可以滿足。③主要用于混合現實、云端實時渲染和虛實融合操控,如虛擬開采、協同運維等,其基本需求為100 Mbps ~ 10 Gbps 帶寬+2 ms 延時要求,需 5G 或更先進技術才可滿足。
(3) 生產遠程實時控制
5G 低延時的特性為生產實時性控制難題的解決提供了基礎支撐,基于 5G 的井上全功能的遠程控制將會實現。
(4)井下遠程協同運維
未來井下裝備的智能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系統也愈加復雜,傳統的維修工人已難以獨立完成維修工作,需借助遠程專家協助完成。 現場的音視頻信息可通過 5G 網絡傳輸至遠端,相關的虛擬模型也可虛擬至現場設備上,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可實現專家與現場工人同樣的視場和操作,甚至還可以用機器人代替人在井下完成維修。
(5)井下巡檢和安防
基于 5G 的定位、高速數據傳輸和端端物聯將助力實現井下的高效巡檢和安防。 通過這一網絡可實時定位井下的裝備和人員,可實時傳輸和共享井下的安全信息,智能終端的主動推送功能自動識別其他移動終端設備并按需推送相關信息,實現井下信息的泛在感知和共享。 相較于傳統的數據上傳下發的利用方式,5G 模式下的數據利用更高效、延時更短、可靠性更高、經濟性更好。